close

主計處普查發現,大環境不景氣,一些失業人口陸續返鄉,台灣農牧家戶數出現二十五年來首度增加。其實,務農並非失業者返鄉的唯一選擇,日本作家鹽見直紀在《半農半X》書中所提的模式,頗值得參考。

農業雖已式微,但每遇工商業不景氣,農業總能以其偌大的包容力,吸收大量失業返鄉的人口。從更積極的角度看,農業不應只是失業返鄉子女的吸納所,也不只是失業者暫時維生的副業;現代人若能嘗試一半務農、一半非農的生活,應更能兼顧工作與生活品質。這個「X」,就是每人利用自身原有的專長,轉換時空進行調整。

例如,原在城市裡教鋼琴的人失業了,回到鄉下去,可以利用一些時間種菜、養雞;另一半時間,則用來教導社區小朋友唱歌、彈鋼琴。小朋友家中若務農,家長可以白米、蘿蔔替代學費;若是裁縫師,則以縫製衣服取代學費。如此一來,失業者不需要現金,也能維持基本生活;而教師則彌補了鄉村教育資源的不足,說不定還能發掘出明日音樂家。

如果原擔任網站設計師的人失業了,返鄉務農外,可以利用一半時間幫地方農民架設網站,協助他們提供簡易的農產交易及宅配服務,甚至行銷自有品牌。農民能自產自銷,不再受菜蟲剝削;設計師則發揮所長抽佣獲利,雙方互利互惠。

長期以來,許多民眾的價值觀都認為有錢才會快樂,失業就是苦哈哈,但我們可以重新調整這樣的觀念。雲林有位年輕人製作了一台窯烤披薩車,堅持在虎尾、斗六賣。原因是,雲林名列全台「最不快樂」的城市之一,人口外流嚴重;他希望自己留下來,做披薩帶給雲林人快樂。

失業者遇到農民,雙方各有欠缺與不足,但也各有值得學習與效法之處,失業者提供知識、農民則分享天地自然的奧祕,彼此互補習,找回過去遺失的生活品質。「半農半X」生活,也許是發現更美好生命的道路。

【2009/03/14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道與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