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有云:"萬物自有定數,故遇事不可強求而行。"人生諸事不可強求,只要盡力而為,隨緣念佛自吉祥!人生的命運,都是定數--情緣、財緣、官緣,都是前生而定,強求也是命中之數;不該得到的,強求也得不到;該得的,不求也會自到,是別人搶不走的!世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總是過于執著于錯誤的事情上,錯了一次又一次,有的人甚至到垂死的那一刻都沒有大徹大悟。
凡無執著心,亦無所憂患。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唐朝時期有一個姓李的大富翁,在經營產業的過程中,把手下干活的仆役差遣得從早到晚奔走忙碌,連氣也喘不過來。他自己也整天苦心經營,殫精竭慮,心力交瘁,一到了晚上,倒頭就呼呼睡去了。
睡夢中,他夜夜夢見自己在當著別人家的傭人,奔走干活,樣樣都做,弄得不好還要挨罵挨打,真是吃盡了苦頭。李富翁不堪夜夜夢中的痛苦,便去求教一個老禪師。老禪師笑著對他說:"你的地位足以榮身,資財也綽綽有余,遠遠超過了別人。你夜里夢見做人家的仆傭,這是勞苦和安逸彼此往復的理數之常。你想醒時和夢里都獲得快樂,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姓李的富翁聽了老禪師的開導,心里立時大悟,從此寬待仆役,而自己也省了不少勞心的事。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輕了不少心頭的痛苦。我們尊重并贊成李富翁強烈的事業心,但他的心靈執著成這個樣子,夜夜勞苦不息,生活也就毫無快樂,了然無趣。
世界上有許多誘惑,金錢、桂冠、權貴,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實的。可悲世間有太多的人似乎還是都不能真正選擇是要錢還是要命,所以活得很辛苦。 佛說:"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所以眾生就不能證得。為何不回轉心念,拿出部分愛心,照顧一下自我的心靈。一切自有定數,如果過于強求就是一錯再錯。有的人用一生去恨一個人,可到垂死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恨錯了人,做了一生的錯事,那么,這個人到死的那一刻都很有可能得不到解脫。我們要學會佛的境界,放下手中正在進行的錯誤的事,不可一錯再錯,積重難返。
雷因寺里有一個比丘,因為犯了過錯,從僧眾中被趕了出來,既傷心又煩惱,哭哭啼啼地往前走,在路上遇到一個鬼。這鬼也是因為犯了法被毗沙門天王趕出來的,鬼問比丘:"你為什么一路走一路哭呢?"
比丘回答說:"我違反了做僧人的戒律,讓僧人們給趕了出來,所有施主們的布施供養全沒了,遠近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壞名聲,因此我傷心得哭啊。"
鬼對比丘說:"我能叫你的壞名聲消除,讓你得到許多供養。你可以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背著你在空中行走,人們只看得見你,看不見我。你要是得到供養,我們就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