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一位國立大學外文系教授指出,「Danny Boy」是愛爾蘭民謠,歌詞講的是傷別離,但強調分離不見得就是死亡。這首歌對愛爾蘭人來說就像國歌,具重大意義,若說成是喪禮的歌,有點太狹隘了。

這位不願具名的教授說,Danny Boy先有曲才有詞,而且歌詞的版本很多,意義大同小異,都是描述分離時的悲傷,用字也略有不同。

他說,常唱的版本裡的確有提到死亡,但歌詞中「If I am dead.」,是假設語氣,意是指遠行回來可能會現親人已不在人世,不代表這首歌只適合喪禮。

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黃玟君說,徵詢過外籍教授與美國友人後發現,「Danny Boy」從來就不是只能在喪禮上放的歌,愛爾蘭人非常喜歡這首歌,很多場合都會聽到,拿來在正式場合上播放似乎也沒有那麼不恰當。

她解釋,愛爾蘭人經歷饑荒、戰爭,不得不離開故鄉,就用這首歌表達離別感傷。現常在年輕人要從軍的場合播放,表達捨不得親人赴戰場的心情,有一些戰爭的電影也會用這首歌當配樂。

Danny Boy節錄

And if you come,

when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And I am dead, as dead I well may be

You'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道與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