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經
《易‧損卦》云:「君子以懲忿窒欲。」
譯文:《易經‧損卦》說:「君子自己抑制憤怒,控制情欲。」
《論語》:「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論語》孔子說:「小的事情不忍讓,就會破壞大的計劃。」
又曰:君子無所爭。
譯文:孔子又說:「君子不想與人爭什麼。」
戒子路曰:「齒剛則折,舌柔則存。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好鬥必傷,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譯文:孔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剛硬就容易折斷,舌頭柔軟纔能完好保存。柔一定能勝過剛,弱小最終能戰勝強大。好鬥一定會受到傷害,好勇一定會導致滅亡。百行的根本是忍讓為先。」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老子又說:「至高的品德像水一樣,善利於萬物而不爭鬥。」
又曰:「天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譯文:老子又說:「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雖然不與別物相爭,卻能取勝;雖然不說話,卻善於應答。」
范純仁嘗曰:「我平生所學,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未嘗須臾離此也。」又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譯文:范純仁曾說:「我一生學習,所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這兩個字一生也用不完,以至於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事和朋友,與親戚宗族的人和睦相處,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這兩個字。」又告誡子弟說:「一個人即使最笨,他在指責別人時總是很聰明;一個人即使最聰明,寬恕自己時總是顯得很糊塗。你們應當用指責別人的心情來指責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情來寬恕別人。這樣,不怕不具有聖賢的地位。」
呂正獻公著,平生未嘗較曲直;聞謗,未嘗辨也。少時書於座右曰:「不善加己,直為受之。」蓋其初自懲艾也如此。
譯文:呂公著一生從來不與人計較是非曲直,聽到別人誹謗他,也從不申辯。年少時寫了一副這樣的座右銘:「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來。」他當初警勵自己是如此嚴厲。
韓魏公器量過人,性渾厚,不為畦畛峭塹。功蓋天下,位冠人臣,不見其喜;任莫大之責,蹈不測之禍,身危於纍卵,不見其懮。怡然有常,未嘗為事物遷動,平生無偽飾其語言。其行事,進,立於朝與士大夫語;退,息於室與家人言,一出於誠。人或從公數十年,記公言行,相與反復考究,表裡皆合,無一不相符。
譯文:韓琦度量過人,性情渾厚純樸,從不崖岸自高,與人過不去。他功蓋天下,位居大臣之首,但沒見他高興;擔負巨大的責任,瀕臨難以預料的禍事,生命面臨危險的邊緣,也從未見他懮愁。怡然自樂,從來沒有因為事物而遷動,一生說話毫不偽飾。他做事為人,上朝以後站著與其他官員說話,回來以後,休息時與家里人說話,都是出於誠心。有一個跟他幾十年的人,記下了他的言行,反復對照,其言行一致,沒有不相應的地方。
韓魏公因諭君子小人之際,皆應以誠待之。但知其為小人,則淺與之接耳。凡人之於小人欺己處,覺必露其明以破之,公獨不然。明足以照小人之欺,然每受之,未嘗形色也。
譯文:韓琦說,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應當以誠相待。只要知道他是小人,與他交往淺一點就行了。一般人遇到小人欺負自己的時候,察覺了就一定要揭露他,而韓琦卻不是這樣。他的賢明足可以認清小人的欺人行為,但是他每每遇到小人的欺負,卻接受下來,從不形之於色。(韓琦是宋朝人,天資朴忠,識量英偉,與范仲淹在兵間,決大策,安社稷,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
http://panel.pixnet.cc/blog/articlenew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