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遊。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于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