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明訓:「人窮,志不窮」,這是說來激勵窮人的。但這句話反證的真相是:當人餓肚皮的時候,志氣和尊嚴都不免退位,先填飽肚子為要。
若是你我幸運些,得以保有手上工作,不用為明日的下鍋米發愁,也就該心存仁厚,即使無法雪中送炭,至少應對失業者的處境抱持哀矜。
近日電視播出幾則新聞,令人頗不以為然,因為主事者竟都有志一同,都拿失業者的痛苦窮開心。包括:要求職者大聲講出自己的悲慘境遇,公開競比淒涼程度,最可憐者得工作;或者要顧客穿比基尼吃西餐,就可餐點免費或打折,亦即,用裸露的「身體美景」抵帳單。
|
||
許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問自己:「到底哪一層才是真的?」 理未易明,大自然的神秘,就在於它無法被一眼看穿。牛頓到了晚年,當別人恭維他時,他說:「我只覺得我像一個在海邊嬉戲的孩子,偶爾撿到一個光滑圓潤的鵝卵石,偶爾發現一片漂亮的貝殼,但蘊含所有真理的大海在我面前,我卻對它一無所知!」牛頓在大自然之前如此謙卑,是因為他知道偉大的科學工作者雖然作出了偉大的發現,但也常常會犯下偉大的錯誤。 今天的科學 也許是明日的神話 托勒密從每天的生活經驗中,歸納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地心說」,主導了歐洲人的宇宙觀長達一千四百年,直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在日地關係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錯誤地使用了「圓形軌道」來描述行星的運行,因此無法準確預測行星位置;克卜勒鑽研火星數據,得出了「橢圓軌道」的重要結論,大幅改進了預測行星位置的準確性,但當別人問他太陽靠著何種力量維繫行星繞行時,克卜勒回答「磁力」!只因為當時「磁力」剛被發現,因此所有不可知的現象一概歸咎於「磁力」;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的概念,建構了太陽和行星之間的聯繫,但卻認為空間是三維正交;愛因斯坦結合了空間和時間,提出了四維時空,但是卻因為相信宇宙是穩定不變的,在數學式中硬是加入了一個「宇宙常數」,以抵銷萬有引力的作用,希望讓宇宙維持「穩態」,不數年之後,哈柏發現了宇宙正在「均勻膨脹」,讓愛氏頓足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