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中國時報社論----政風不整飭,台灣不會有希望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4-25 08:47:42
 中國時報25日社論指出,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開宗明義以《論語》「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說明他的為政理念,他把《論語》當做案頭書,訪談中反覆念誦多個篇章,強調孔夫子論學評政中,除了「仁」,談得最多的就是「正」。政黨再輪替將近一年,弊案依舊不斷,馬英九的慨嘆不是沒有道理,政風不整飭,台灣確實不會有希望。

 卸任後陷入貪汙風暴的南韓總統盧武鉉兩天前在他的部落格上寫下一段話,說他已經沒有資格再談民主、進步、正義,他沈痛地向南韓民眾說,「不要再和我一起陷入這個泥淖,你們拋棄盧武鉉吧!」以清廉形象登台的盧武鉉,以貪汙面貌收場,不能不說是民主的悲哀。對比台灣當前整個社會,仍陷在扁政府舖天蓋地的弊案陰影中,波及層面大到難以想像,扁家人與親信直接涉入者不說,從軍到政,甚至民間企業的股權轉移買賣,都有扁家人親信的影子,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當權者己身不正,上行下效,終至形成莫大的弊案風暴,而台灣版的陳水扁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馬英九再三強調他肅貪的決心,他不會不知道可能引發的社會、政治效應,正負都可能超乎他的負荷。當年,他擔任法務部長,為了查賄肅貪,與當局不合,最後去職轉任政務委員,但是,整飭政風的意念從未自他的腦海裡消失。過去八年,政治領導圈中充斥法律人,偏偏當權者卻是最會鑽法律漏洞的政客,讓全民對法治主義失去信心,馬英九同樣是法律人,他知道法律與制度的重要,即使被外界譏評為「龜毛」,依舊不改其志,就是依法而行。

 他的堅持從拒見捲入軍中買官疑雲的前參謀總長霍守業,可見一斑。霍守業是馬英九就任總統後要留任的將官,對霍的忠誠專業迄今不疑,霍甚至親致信函,交代疑點,馬英九仍婉拒見他,馬英九的說法是,「既已進入司法程序,不宜由我講什麼話,一切交由司法調查。」上位者不涉入任何個案,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司法改革從李登輝時代喊到現在,改革猶如牛步,為什麼?李登輝時候的法院被譏嘲是「國民黨開的」,陳水扁時代高層與檢察司法系統交好者,所在多有,檢調司法從查案到判案,輕重總難取信於民。身為國家領導者,馬英九繼李登輝與陳水扁之後,再談「司法改革」,就不能只是談而已,他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以身作則。

 「查弊不能亂扣帽子,或者拿著正義的大刀亂砍,傷及無辜。」馬英九在嚴格要求肅貪的同時,他也注意到查察弊案可能帶來的影響,要求勿枉勿縱;至於他對軍中弊案限期三月,他也坦言,三個月不可能查辦所有人,但是至少要有制度面的檢討和改革以防弊。

 無可諱言,八年、甚至十多年的積弊,一旦雷厲風行開始查辦,難免掀起政治風暴,以軍中爆出的買官疑雲而言,過去八年時有所聞,不論是中間人或關係人,言者活靈活現,偏偏沒人敢辦,此時爆出大弊案,讓八年來晉升的將官無一倖免,都成為被懷疑的對象,這對軍中士氣與國軍形象當然是重大打擊,但是,不能因為擔心國軍士氣就不查辦到底,畢竟不能讓將官們永遠承擔外界懷疑的眼光,徹查、速查,是還給國軍形象與公道的唯一辦法。

 訪談中的馬英九,以《論語》為政以正開始,最後談及農地改革時,則引商鞅土地改革為例,頗有儒法兼治的特質,這是中國五千年有別於西方馬基維里式治術,更有趣的是,馬英九案頭書,還有《陶淵明選集》,集國政繁重事務於一身的國家領導人,暗夜喘口氣的時候,嚮往的竟是與世無爭的桃花源。看盡扁政府八年亂象,台灣民眾的要求不多,只希望國家元首是一個不濫權、不索利的正人君子,發揮風行草偃之效,重建民眾對清廉效能政府的信心。權力使人腐化,前車之鑑累累,以「正」自勉的馬英九,必須時刻不忘今日之言,以此惕勵,名副其實地做到「子率以正」,才能不負選民對他的信賴與付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道與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